2015年10月31日 星期六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陳逸國 (104/10/20考取PMP)

44屆竹週六  陳逸國 (矽格股份有限公司  廠務)

上課之前

在今年四月之前,我人還在大陸負責建廠的任務,當公司開始投產並完成環評驗收之後就跟公司negotiation ,談不攏就回台休息了一段日子,順便利用這段時間完成之前單車環島的目標,並回顧建廠這兩年來的過程,檢討有所不足的地方。當時從土建設計時開始就進入這個建廠專案,臨時辦公室的建立到土建發包、水電申請、施工許可證…等,到最後的消防驗收及環評驗收,許多流程都要親自去跑。對於未知的風險也無法建立有效的系統來預防,完全都是要親自去跑、去問,甚至到事情發生了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雖然經過了這一系列的過程下來,搞得自己分身乏術的,但也因此累積了不少實用的經驗,而且最後其實也順利的完成了任務。回台後因緣際會的發現了PMP的這門專案系統,初步瞭解了內容及流程後,發現跟我的建廠經驗非常的合拍,可以有效的利用PMP的流程來整合我過去所有的建廠經驗,所以就決定要上PMP的課並考取證書。

上課階段

開始上課後,第一堂課就從第一章開始授課,除了第一天我有打瞌睡以外,之後幾週的課都抱著很濃厚的興趣一邊上課一邊將上課學習的觀念直接的導入過去的建廠專案中,想著如果那時候那階段要是照著流程走的話應該會省了不少力,從第四章開始整合,到最後一章利害關係人,每一章我都可以對應到我建廠過程中的某一階段,像是進度落後時趕進度的做法,我當時就有利用crashing以及fast tracking兩種做法,crashing很常見的就是加班趕工,而fast tracking那時也利用了很多的排程來達成目的,例如epoxy需鋪設全廠地坪,正常是等epoxy全廠鋪設完後再進行設備進廠,但是設備也是有交期先後的問題,所以我就先鋪設可以先進設備的區域,設備比較慢到的區域就後鋪。另外下包商的同步施工也是有利用到fast tracking的概念,但要監督管理好下包商的工程,以免造成rework的現象產生。總結不管課程教到哪一段,我都可以立即的利用實務經驗來導入,來加深我學習的印象。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我前期課程上完,基本上都沒有在複習,因為我要等全部13章都上完後再一次的整理全部的47個流程。因為我覺得做專案就是要看大方向,要是只一章一章的學習並記憶的話,很難去完全的看清該章節在整個專案內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功能。另外ITTO我也不建議去背他,當你熟悉了47個流程之後,該流程的ITTO也就了然於心了。另外做專案不像是做考試,沒有人規定該TT只能在該流程使用?學習很容易會有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我們來上PMP是要利用這套系統讓我們有效率的可以管理掌握手上的專案資源,而不是設下了一個框架來束縛住自己的管理特質。

考前衝刺

考前幾天我才在課堂上做了模擬考,分數勉強及格,老師建議我等11月中再去考會比較穩當,但我在課堂初期就下了一個目標就是要在10月底前考到,所以我就在猶豫要不要偷偷去考,當時還用了課堂上學的EMV來估算,自評偷偷去考上的機率是70%,11月中再考上的機率是90%,估算的EMV結果是建議要等11月考的EMV值較高。但後面想想該算法只是針對同時間的結果來分析。要是結果的發生時間不同,那我又怎樣能準確的判斷決策呢?所以我後面再把考到證照的時間差做了一個量化,早考到PMP證照這一個月的時間對我的產生的價值我把他量化,再把他加進結果裡,算出來的答案就變得不一樣了。以最終結果來看,我當時的決策還是對的。

另外課程裡面有很多非常實用的知識,像是SWOT分析應該大家都很常見吧?因為簡單瞭解使用,但是SWOT要用得好我覺得並不是那麼的簡單,你可以拿SWOT來分析某一個案例,然後再請其他對該案例比較資深的人也做一份SWOT分析,你會發現你一開始非常確認的優點反而在專家眼中不值得一提,甚至該優是你可能還引以為傲,而劣勢以及威脅在你的眼中卻無法看清。實務就是這麼的有趣,PMP對我來說是一個自我肯定,考上PMP也代表了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給仕新的建議

我很喜歡老師們在上課的時候舉的實務例子,可以幫助我思考吸收。也謝謝老師們的輔導,讓我順利的通過了PMP報名流程。我們這班十個人裡面目前就已經有三個人被audit到了,機率之高也令我感到意外,不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也希望同學們每位考試能夠順利過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