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9日 星期五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鐘孟宏(105/01/13考取PMP)

45屆北週六  鐘孟宏(百略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產品專員)

報考PMP緣由

我的現職是製造業的PM,工作上主要負責控管產品開發的專案。因為本身碩士所學的內容有涵蓋些專案管理的課程,所以進入目前的公司工作後,為了更快上手,也期許自己身為PM的能像其他工程或財會的同事一樣有更精進的專業技能,就陸陸續續複習了已前的教科書。同時在網路上找資料時知道了PMI的PMP證照,於是起了考PMP證照的念頭。但是因為個性懶散而工作又忙,一直沒有定心去實踐。後來剛好因有朋友想考PMP,就跟著朋友一起試聽了仕新的課程。調查過後,因為仕新的師資及口碑,於是就選擇了仕新的PMP準備課程。

仕新上課階段

因為有考PMP的想法一段時間了,所以有先看過PMI的PMBOK。但是反覆翻閱後發現PMBOK生硬難懂,即使讀過PMBOK的內容,像是5大流程Group & 10KA的Input/Tools & Techniques/Output等,還是無法理解整個PMBOK的架構及邏輯。在無法融會貫通的情況下,更不用說將PMP的概念與PM實務經驗去做連結 & 應用。

因為這樣的經驗,一開始我以為仕新課程會有大量記億的內容,但是黃喆老師與陳老師從第一堂課就跟大家強調讀PMP的重點是要懂PMBOK的完整框架與PMP的思維,並建議大家不要急著讀完教科書內容,反而是要慢慢的透析PMBOK中每個Process的重點邏輯,再把各Process串連建置起來,才有辦法將PMBOK的種種概念與PM實務做連結,也才有辦法去解PMP考試中最困難的情境題。

在仕新的上課 & 讀書的過程中,還是少不了許多要背的名詞 & 公式。不過黃喆老師不斷的宣導如果死背考上PMP但是無法靈活的應用PMP的邏輯思維於實務上,那反而沒有實現PMP的價值。也因此,多數的教科書內容,一旦了解各10KA流程的邏輯以及各流程之間的關聯性,其實就不會太難掌握整個PMBOK的重點思維;這樣一來,要用硬背的內容也比較容易透過邏輯與實務應用的聯想來記億。也因此,即使PMP課程進度上的蠻快,只要上課有認真聽加上回家有讀懂教科書,即便工作較忙,課業也還勉強應付得過來。

此外,仕新的PMP報考的輔導以及課業問題的解答都安排得很週到。熱心的信丞助教與黃喆老師在班級的LINE群組上是有問必答;透過群組,一個人問問題全班都能解惑,算是很方便。

考前複習

上完課後,因為接近年底工作忙碌,雖說模擬考的成績算過得去,但是沒有持續複習,所以還滿擔心之前讀的內容都還給老師們了。好在之前上課時,有盡量依黃喆老師說的方法去理解PMBOK各流程的邏輯及5 Process Group & 10KA架構的關聯&思維,不是用死背的,所以還有一定的基礎。另外,課程上完後的3次模擬考對測試自己對PMBOK的透析程度是很有幫助的: 一方面能熟悉各題型,一方面能驗證自己解題的邏輯是否正確,並藉由老師們的解題時了解自己對PMBOK的理解是否正確。

針對考前的準備,我主要是教科書大略翻過一遍,再次確認自己對PMBOK流程的邏輯及關聯性的掌握度。另外就是複習需記億的內容,盡量以與實務應用的方式來再次熟悉要記的內容。最後有點時間就看之前的功課習題,模擬考,以及考古題。

感想 & 心得

考試前ㄧ晚因為補進度而沒有睡飽,隔天早上考試時有點精神不濟,還好最後有過關 (考試時間長 – 果然還是要睡飽比較好)。能順利考上,真的很感謝仕新的黃喆老師,陳老師,以及信丞及助教們專業及熱心的指導。仕新黃喆老師的這種強調用理解邏輯及聯想應用的教學方針,我上完課程後覺得很受用。因為自己本身也是PM,在仕新學習的內容,在職場上不時還會讓我想去試試靈活運用,看看能不能事半功倍。同時也很感謝黃喆老師及陳老師上課時分享的一些相關實務經驗,分析考試與實務的差異,以及PM的甘苦談 – 這些過來人的故事算是我上課意外的收穫。

再次感謝仕新的各位老師及助教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