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PMI-ACP敏捷專案管理心得分享】張耀文(105/12/09考取PMI-ACP)

17屆北週日  張耀文

上課之前

在職場上工作了11年,目前擔任function manager,主要負責軟體產品開發及進度管理。近幾年所負責的專案均為內部自主開發的解決方案,與先前傳統的OEM/ODM做法有所不同;很多功能都是團隊根據市面上的競品功能以及多年來累積的產品知識所嘗試自行定義的,並非客戶直接提供明確的規格及需求而開發。由於此類產品開發具有高度的不明確性,傳統PMP專案管理方式並不符合需求。也曾試著在對於”敏捷”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在專案中導入敏捷的做法,但仍不確定做法是否正確,因此對完整的敏捷知識仍存有好奇。得知仕新將開立敏捷課程時,便立即向助教報名參加,希望能藉由該課程了解國際認證的敏捷專案管理的流程及作法,並審視自己在嘗試敏捷過程中所執行的做法與專業的專案管理技巧是否有所落差。

上課階段

開課後的每一堂課都讓我感到收穫頗豐。在許老師的授課中,很多理論傳授及實務經驗分享都解疑了個人之前於新產品專案開發及管理過程中所遇到的盲點以及疏漏之處,每堂課都有新的收穫而且充實了自己對於敏捷的知識及專案管理技巧。以前常以為隨時不斷的根據需求作改變就是敏捷。但上課之後才發現,敏捷並不等於沒有紀律,不做規劃,想改就改,而是仍有其固定的流程。嚴謹的敏捷其實是把傳統專案作法的IPEMC都攤在每一個Iteration子階段中,以漸增的方式不斷的完成最重要及最有價值的功能,頻繁地收集客戶回饋並不斷的修正開發方向且精進專案開發流程,期使團隊成員可以在固定的工作節奏中獲得最大的產出及工作成就感。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上完課程後,再次從頭到尾重新溫習多次,剛開始時發現似乎每種敏捷學派都各有其重點,可是當試著開始串接的時候各章節關聯時,才發現似乎沒有必要針對各學派各自著重的部份去記憶。因為所有學派都不脫敏捷四大宣言及十二原則,背後的精神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考前衝刺

我的考前衝刺,是以許老師的講義插圖為主軸,用插圖去回憶該張講義的重點,並不斷的思考自身執行專案過程中與該章節的關聯性及正確性,遇到有理論與實務相衝突的地方,就去回顧講義,並於下一堂課中求助老師。因為只有檢討自身執行過的專案中與敏捷原理的差異,才能真正知道甚麼是對、甚麼是錯。最後才藉由考古題用來驗證自己對敏捷精神的知識、做法以及流程改進的熟悉程度。

準備考試就是像「守、破、離」學習模式三階段。的確,一開始課程上是全面瞭解各學派的理論及各自強調的重點(守);可是當開始自行複習的時候才發覺,並不需要著重在各學派的重點,所有學派的做法都是將來敏捷專案執行中可以用到的知識,所有做法也都能混用;唯有了解敏捷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破);也希望自己未來在敏捷的專案上能夠發揮出屬於自己的管理技巧(離)。

給仕新的建議

首先謝謝許老師不論課堂上或是課堂後的協助,不僅讓我學習到了完整的敏捷知識及修正了工作上的一些觀念,更讓我能順利考上ACP。參加ACP課程的出發點,是希望利用這次機會,重新審視個人在帶領團隊開發新產品解決方案所進行的工作與敏捷精神及做法上是否還有其他須調整修正的部分。這堂課及這張證照,對我個人而言是相當實用的,也對於未來工作一定有相當的助益。再次謝謝許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