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9日 星期五

【PMP專案管理心得分享】蕭邦濬(106/12/19考取PMP)

55屆台北PMP週日班  蕭邦濬(淡江大學  土木系營建組)

上課之前

在來仕新上課以前我在國外工作了五年,由於不是台灣企業,所以回來後第一個面臨的就是找新工作上的問題。偶然在求職期間了解到PMP這個證照,為了能掛入更高的門檻因此才讓我對此產生興趣並去了解。

初期探索階段我如同各位一樣上網查了很多資訊,包括PMP證照的內容及用途,並且對工作上的幫助有哪些,但實際上看完還是一頭霧水,因為許多人都提出考了這張證照後對工作或加薪無幫助。因此我將目標轉換為把PMP證照做為一個求職的門檻及標準,不論日後是否有幫助,但作為敲門磚來說還是有一點分量在。並且我也不會因為網路上的言論就以偏概全,畢竟每個人學習的態度不同,在理解及活用能力上也不同,因此我就投入並嘗試了。

上課階段

向大部分的人一樣,每天工作忙碌及加班讓我沒有多餘的空閒時間好好複習,能夠在星期六或日抽出時間來上課念書已經耗費很大的精力,因此只有盡力的在課堂中全部理解才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來面對課程及考試。一開始還抓不到訣竅,常常會將PMP所教的內容與實際的專案管理混淆,憑藉著過去的經驗往往會出現一些不太認同或是較難以理解的觀念,所以要試著認清課程上的內容是標準的架構,而隨著不同的企業文化或工作方式可能會衍生出不同的流程或形態,因此放空心思打破原有的工作流程是比較合適的。好在仕新的講師都很專業,除了在業界各有大型專案的事蹟之外,對PMP的內容也是精益求精的深入理解,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所列舉的例子都很實務,並且也都幫助同學能夠貫徹理解,這也讓我原本界線不明的專案管理模式逐漸的變的條理分明,並且也多理解到了許多可以改進及增強專案管理的知識及技術,在最後我所得到的不只是一張證書,更是一個清晰的概念及像字典一般可以視情況活用的工具。

上完課程的準備階段

當然上課的目的還是在於考試通過拿證書,這才是一切的根本。然而我卻疏忽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由於工作繁忙,我僅能使用假日上課並理解PMP的內容,也因為如此我將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在對內容及定義上的理解,而忽略了整體的組建架構及順序,這其實至關重要!因為PMP的架構裡分為五大流程及十大領域,每個對應的流程及領域都有相對的投入、工具及產出,不僅是理解定義還需要準確地將先後順序理解清楚,而忽略這個重點使我在期中期末考中受挫。因此在後來的準備階段,我除了將之前學的觀念及定義重新複習之外,更多的時間放在補充講義的架構表及工具圖,要能夠很清楚的辨識每個工具出現在哪個章節,並且要瞭解跨章節的先後順序,最花時間的還是在記住那些看起來都很像但是卻分布在不同章節的工具專有名詞,簡而言之,當一個很強的PM遇到專案管理時,儘管他很情楚他要做「哪件事」,但在考試中無法將「哪件事」轉換為PMP專的有名詞也是徒勞,這就是儘管理解透徹依然需要花時間念書的原因。

考前衝刺

其實上完課程到考試前中間的時間並不長,快的上完課兩週之內,慢的將近兩個月甚至就放棄了考試,所以我認為時間的把控很重要,太早考有一定的風險,但是晚考受到精神上的折磨也不一定比較好過,因此上完課後一定要訂出一個計劃強迫自己一定要在一個時間考完,老師或助教都會提醒我們,PMP考試中有20%的分數不是我們的,所以不要要求自己準備到100%才去考試,得失心不要太重,只要有八成把握就應該在計劃時間內完成考試,才不會造成心理上的負擔進而影響到考試的衝勁。

準備期間主要是以架構表為主軸,去思考這些流程如何進行、如何連結,遇到有卡住的地方,就去翻閱講義,或者求助老師。近期考題可以幫助自己了解還有哪些細節是沒有注意到或著沒讀懂的。千萬不能只背近期考題,整個專案的架構、流程及工具才是最重要的。到了考試前我幾乎把時間都花在釐清架構表及背工具上,近期考題我反而沒有全數做完。很幸運的是在老師及助教的細心協助之下我順利完成了考試。

給仕新的話

感謝仕新黃喆老師、陳老師、助教及同學們的幫助及鼓勵,使我能順利考上PMP。將PMP的精隨透過「逐步精進」的講義傳授給同學,讓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拿到這張證照確實可以看出仕新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及心血。雖然還不能確定這張證照在未來會帶給我甚麼樣的影響,但是清晰的專案管理架構及觀念一定會影響我未來作專案的縝密程度,而在課堂中認識的新同學也將成為寶貴的資產。再次感謝仕新充實了我這幾個月的時間,雖然辛苦,但成果是值得回味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